蛋(种)禽阻毒增免方案

2019-03-06 17:23 张学全 高远智

蛋(种)禽阻毒增免方案

在我国蛋(种)鸡养殖生产中,病毒性疫病第一关键控制要素,一旦鸡群感染直接或间接导致临床群体大量发病和死亡;给养殖场造成较大损失,通过实验室流行调查结合临床表明,禽流感、传支、免疫抑制等疾病是目前临床蛋(种)鸡流行的主要病毒性疫病。

一、主要病毒病流行调查分析

1.   嘉云健康: 2017年主要病毒性疾病分别禽流感H9 45.63%、禽流感H5 5.36%、严重禽流感0.13%、传染性支气管炎2.57%、病毒性关节炎4.49%、网状内皮组织增生占1.03%。2018年分别禽流感H9 23.59%、禽流感H5 2.31%、严重禽流感1.68%、传染性支气管炎 4.81%、 病毒性关节炎1.36%、网状内皮组织增生占2.52%,2019年分别禽流感H9 28.23%、禽流感1.47%、传染性支气管炎11.86%、 病毒性关节炎 1.49%、网状内皮组织增生占2.14%。通过嘉云健康2017年-2019年检测数据说明,禽流感始终处于高发状态,包括禽流感H5、禽流感H7、禽流感H9;特别是禽流感H9,近年来感染率较为为广泛,临床高抗体鸡群出现隐形或继发感染现象较多,对养殖场直接或间接性的造成一定损失。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病率处于上升状态,临床以雏鸡阶段发病较为常见,导致产蛋无高峰,成鸡主要呼吸道表现,如不继发感染对临床影响相对较小。再则免疫抑制性疾病也要引起养殖场关注。

2.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曾对呼吸道病变病毒(气管/支气管栓塞)分离显示,总病例31例中,传染性支气管炎检出数为31例,占总数的100%;总病例245例中H9检出数为227例,占总数的92.65%、总数67例中,传支和H9混感检出数42例,占总数的62.68% 。也说明了IBV、H9和IBV及H9混感均可引起气管/支气管堵塞,大部分的气管/支气管堵塞是有H9感染引起( ~80%)、气管/支气管出现出血,均有H9感染,并常伴继发感染现象。

3.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吴延功研究员在2016年疫病监测率中分别禽流感H9 36%、禽流感H5 10%、H7 0.63%、传染性支气管炎1.9%、病毒性关节炎3.8%、传染性贫血5%。2017年(5月份前)疫病监测率中主要病毒性疾病分别禽流感H9 27%、禽流感H5 5%、H7 8%、传染性支气管炎5%、病毒性关节炎4%、传染性贫血2%。同样曾调查21个省13000多个样品,表面上健康的鸡种,流感的带毒率达到了9%。其中H9、H5带毒率达到了3%。也说明健康鸡群带毒可直接增加鸡群感染风险。

二、病毒性疫病病因分析:

2.1   环境污染:一是随着家禽养殖行业的发展,外环境环境污染指数在逐步增加。二是随着养殖场年限的增长,生物安全的缺失,内环境污染指数也在逐步增加。所以说在养殖过程中,环境中存在不同程度病原体,病原体就会通过空气、车辆、饲料、饮水等各种途径,入侵易感群体,当病毒载体达到一定程度或出现诱发因素时,就会引起病毒性疫病发生。

2.2   垂直传播:带毒感染禽只在群体中普遍存在,养殖场不管通过何种途径,都不可能完全将所有病原体拒之门外,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饲养管理等因素,加之鸡群提抗力之强弱、免疫鸡带毒的差异等;难免会导致病原微生物等因素的趁虚而入。当上一代鸡群野毒感染后极易造成种蛋污染或直接经过胚胎传播,使其雏鸡出壳带毒和垂直感染,致使下一代鸡群的发病风险大大增加;特别注意的是某些免疫抑制性病原体,能诱导宿主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凋亡,损伤免疫功能,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而雏鸡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全,对其抵抗力更低,一旦出现并发或继发感染时,死亡率会大大升高。

2.3   抗体保护: 首先雏鸡出壳后随着母源抗体的消失(一般15-30日龄为免疫空白期),机体抗体保护受限,此阶段当环境中存在野毒污染或经过垂直传播、出壳带毒等因素影响下,就直接增加了病毒性疾病的感染风险;其次是免疫程序不当,多数养殖场条件有限,不能有效结合实验室疫病监控,甚至怀抱“一针定天下”这样的错误防控观念,只是通过经验进行免疫,而鸡群免疫后的疫苗抗体水平会根据不同养殖场管理水平、免疫抑制、环境污染指数等的影响会出现不同变化,所以致使养殖场实验室监测后出现抗体水平离散度较大,个体感染率较高等现象;再则就是高抗体鸡群感染发病,主要体现于临床生物安全等的缺失,造成鸡群环境中病毒载量过高,环境中较高的野毒载量会中和家禽有限的抗体滴度,而有限的疫苗抗体不能抵制环境的无限污染。另外如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不能有效的保护局部黏膜,如环境中存在野毒污染时极易附着于局部黏膜使其机体长期带毒而导致鸡群感染风险增加。

2.4   病毒变异:病毒的基因组在其增殖过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时刻都自动地发生突变。病毒在一次感染中,一个病毒粒子要增殖上万或几百万次,所以存在产生突变的机会。 另外多种病毒的自然变异是非常缓慢的,但这种变异过程可能会通过某些因素的刺激如高密度免疫压力等而加快变异。 如禽流感病毒等就是较明显的案例之一,如同一个鸡群群存在多种不同亚型的禽流感病毒,极易导致发生基因重组。

三、主要病毒性疫病预防措施

3.1   生物安全:强毒或致病微生物在环境中的持续存在、不断大量排毒、扩散等在养殖场家禽中传播才是真正的元凶。加强养殖生物安全消毒措施的完善与实施,降低环境中病毒载量是目前规模养殖场的重中之重。生物安全的管理体系包括很多环节,例如养殖场的选址、养殖场内合理布局、日常清洗、有效消毒和人员、车辆及物品的流动管理等诸多方面;但生物安全建立最重要的就是围绕目前养殖场现有条件进行完善。因此,有效消毒同疫苗、药物预防疫病一样对于保证动物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效消毒需要有效规范的消毒程序,合适的消毒剂和科学的评估方案,同时应该重视关键点的消毒和空舍消毒;关键点消毒包括人员、进出口、运输车辆、器具等的消毒可以有效地阻止病原微生物进入或离开场区和在场区内传播;空舍后的彻底消毒,减少不同批次间病原的传播,也是全进全出生产方式的重要安全保证。

3.2   生物制品:使用市场流行株疫苗或卵黄抗体增加特异性免疫力,但要意识到随着母源抗体的下降、免疫空白期等阶段,机体易感性增加;再则临床不管通过何种免疫程序雏鸡阶段30日龄之前灭活疫苗免疫抗体不会产生较好保护作用,如果雏禽自身带毒或环境中存在野毒时直接增加了15-35日龄之间感染发病率;另外卵黄抗体涉及到净化及保护期短等问题,会增加带毒或感染风险。另外随着鸡群日龄的增长, 建议养殖场结合实验室做好疫病监控,适时进行有效程序调整。

3.3   温差控制:临床生产上鸡群常发的禽流感及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病诱因之一就是多数受到过较大温差的影响。温差应激是养殖生产中最常见诱发因素之一,瞬间温差刺激可引起外周血管收缩,再则受到温差应激的影响,呼吸道粘膜屏障机能受到破坏,纤毛上皮活动停止,致使机体抵抗力减弱,为病原提供有利条件。所以说养殖生产中鸡舍的温度要保持平稳,不能突然变化,忽高忽低,更不能有贼风侵入。

3.4   阻毒增免:根据目前国内蛋(种)鸡疫病现状,阻毒增免方案作为有效临床补充,使其降低病毒性疾病或由病毒性疾病引起混感的发生率,从而提高养殖生产效益。一是阻毒(阻野毒、减排毒、增免疫)方面:建议蛋(种)鸡临床3-4日龄、15-16日龄、28-29日龄分别使用基因重组工程干扰素(如禽速键),阻断野毒感染及机体排毒,调节免疫自身稳定功能,开产后可根据养殖场情况选择使用:如鸡群开产后弱毒疫苗免疫时避免免疫后呼吸道或免疫后发病,可在免疫弱毒疫苗免疫前四天使用两天。 H9N2污染严重养殖场每15-20天使用一次,每次两天,连续使用一批次,可起到野毒净化作用。禽流感(冬、春季节)或其它病毒病高发区域每15-20天使用一次,每次两天,明显降低发病指数。二是增免方面(提免疫、强肝肾、促产蛋):配合黄芪、淫羊藿、女贞子等成份药物(如活力元),5-10日龄    15-21日龄、30-34日龄使用,强肝固肾、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促进免疫活性物质的产生,从而起到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作用,提高自身抗病毒能力。另外在生殖系统发育期、开产至高峰期使用及45周龄时使用5-7天,除了提高自身免疫力以外,还可以强肝固肾,促进生产性能。

总之,任何病毒性疾病的发生都离不开“毒”的存在,病毒先吸附于机体敏感细胞受体,经过一系列过程导致机体感染发病,感染后根据病毒的毒力、病毒的感染量、机体免疫力、继发感染程度等临床发病程度不一;如H9N2低致病性禽流感,环境中有些细菌如大肠杆菌等分泌的胞外酶可以裂解禽流感弱毒株表面的血凝素,使其非感染性病毒粒子的感染性和毒力增强;一旦野毒感染进入机体后会破坏黏膜上皮细胞,给多种病原提供感染机会,直接加重了鸡群感染率及对机体带来的损伤;另多数免疫抑制性疾病感染后往往不表现明显临床症状,有时仅表现为生长迟缓等症状,但此病可破坏家禽的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导致鸡群的抗病力减弱,疾病易感性增加;所以说在疫病传播过程中,表现健康但带毒的群体要引起养殖场的重视。